BBC中国式教育在英国的纪录片最近在网络上走红,引发了网友们关于中西方教育模式的大讨论。中国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分数和成绩,外国父母更关注孩子生活中创新、有趣和快活的部分。日前,美国南加州诺瓦东南大学家庭治疗博士课程教授、美国婚姻与家庭治疗协会资深家庭治疗师约翰·米勒博士,受广州欧逻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邀请,为广州的家长带来了《青少年成功种子》公益讲座。
所有人问米勒:衡量学校好坏主要看小孩在这个学校学到什么?
Q:我看过一个报道,美国的父母不反对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去卖冰激淋,只要她开心就行,而中国的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读北大清华,他们觉得只有上名校才是成功,你怎么看待这种差异?
A: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,也都有好的学校,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不在于它的名气,而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,孩子在这个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,他的投入感有多少。中国最年青一代有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这种压力,有部分是来自于上一代人寄予在新一代身上的希望与梦想。四位祖辈加上两位父母的热切期望,对孩子来说是一大挑战。中国父母重视分数和成绩固然无可厚非,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生活中创新、有趣和快活的部分。发展兴趣、锻炼身体、参与活动,结交朋友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。当困境来临时,有所爱好,并能寄托其中的孩子,通常都能更好面对。
Q:你有小孩吗?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?
A:我只问孩子一个问题,你的梦想是什么?用这个问题来引发孩子的积极性。我会帮孩子制订自己的目标,但不会告诉孩子他们应该做什么。我经常对我的孩子和学生们说,“你们不要学我,要做自己。你们那么年轻,又不是像我一样,是一个这么老的老头。”
Q:你的梦想是什么?
A:我的梦想有很多。事实上,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我年轻时最大的愿望是当飞行员,现在的大学生最郁闷的是自己的人生已经被规划好了,所以他们才会觉得生活很没劲,学习没动力。
Q:我的孩子经常会觉得学习很枯燥,生活很无聊,唯一能够让她感兴趣的只有iPad,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?
A:我十年前来到广州的时候,特别喜欢挤地铁,因为在里面可以看到人生百态,上班的路上你可能会遇到同事,大家一起聊天。现在广州的地铁上到处都是玩手机的人,我把这称之为“小长方体的侵略”,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,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,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发散思维,让我们没有机会去体验无聊,培养创造力和灵感,而这些才是最重要的,人的想象力是无限的,而对已知世界的了解是有限的,想象力永远比知识要重要。网瘾的问题在中国、甚至全世界都迅速蔓延。所谓网瘾,是指孩子变得过度专注于网络,而妨碍了其他日常生活的状态。手机、电脑和电子游戏都是一流的发明,但凡事应有限度。一些孩子会通过沉迷其中来回避生活的压力……甚至遁世。限制上网时间非常重要。而发展其他活动(比如体育锻炼、游戏、创作活动、艺术、音乐等)更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治疗手段。
Q:父母经常吵架怎么办?离异家庭的孩子怎样才能健康成长?
A:父母之间的关系,跟孩子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。在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,争吵冲突往往无法避免。而关键不是如何逃避冲突,而是作为成年人如何正确地处理冲突。如果父母懂得联合起来,为了维系关系而付出努力,那他们就为孩子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孩子通过观察能够学习如何处理和解决冲突。当离异发生时,必须特别考虑如何从中保护孩子,避免在父母关系紧张时把孩子三角化。三角化是指父母将孩子带入夫妇间的冲突中,比如有时将孩子作为传声筒。这很可能为孩子带来负担,同时也阻碍了他们本身的发展和幸福感。许多家庭都会沉默应对各种困难与问题,而这些问题本可通过专业家庭治疗师的介入而解决。病耻感、易得性、成本通常是人们不去寻求治疗师咨询的三个主要原因。这不禁令人遗憾,因为大多数情况下,家庭治疗师都能在短时间内使困境得以改善,而且跟治疗师这个短期的会见,花费往往不比带全家到餐厅聚餐高。